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作為.為普通的無論大師還是尋常百姓家里都在用的.普通的調料,醬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也難能可貴的,在風味人間這樣一部印象中以報道特色食材、特色風味的美食紀錄片中看到了這一碗碗,來自四面八方的醬。
作為醬的創始國,中國人早在數千年前就開始制作這一至今世界各地都在使用的調味品。據說發明醬的人,是當年輔佐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范蠡。當然傳說中范蠡發明醬的經歷與后世王致和發明臭豆腐、醬豆腐有異曲同工的地方,都是在無意中獲取了這一特殊的食材。
現在的我們知道,制作醬的原材料比較豐富,但是一般不會離開小麥粉和黃豆,然后再會輔助如水果、肉類或魚蝦,形成了名目繁多的醬,比如夏天我們喜歡做的西瓜醬、吃涮羊肉的標配芝麻醬、身在異鄉必備的辣醬等等,其他的還有諸如蝦醬、果醬、番茄醬等等。
當然作為紀錄片,在短暫的時間里為我們描述了各種各樣的醬,即使在風味人間搭配的訪談節目里,陳曉卿等老饕們也聊了許許多多的醬,但是我們其實生活中無法離開的永遠是那四種醬。
豆瓣醬
一提到豆瓣醬,可能..個印象就是火熱的巴蜀大地。確實這種由蠶豆搭配黃豆制作出來的醬,頻繁地出現在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菜肴里。當然豆瓣醬并不是四川獨有的,東北、山東、河南、云南、江蘇、河北、陜西、山西、安徽、浙江都會有豆瓣醬的身影。
黃豆醬
黃豆醬在喜歡吃炸醬面的北京,算是當家的醬了。翻開每一個北京人的冰箱,都會出現來自六必居的黃豆醬。即使到現在,無論是從外地回家還是久病痊愈,要吃的..口一定是老媽做的炸醬面。
黃豆醬顧名思義,原料是黃豆。記得很多年前,我外婆還健在的時候,那時候家里窮,自己還曾經做過黃豆醬。雖然就跟陳曉卿說的那樣,味道實在是辣眼睛,但是也從中簡單地看到了整個流程。將黃豆炒熟磨碎之后,在經過發酵制作完成的。
香菇醬
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能夠踏踏實實在廚房坐上一頓飯對許多上班族來說已然是奢侈。于是為了滿足快節奏的生活,各類拌飯醬也就出來了,比如下面提到的香菇醬。
辣椒醬
記得每次去甘南的拉卜楞寺,因為高反和疲勞,加之當地確實不如我們在家里。當時.有胃口的飯菜就是小賣鋪來上一罐老干媽的辣椒醬,搭配上民宿老板給做的蛋炒飯,..是吃得.舒服的一餐。
除了上面這幾種醬料外,不得不提另外一種極具代表的甜面醬。甜面醬是典型的由小麥發酵而地得到的醬。作為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的,甜面醬是不可或缺的。炸醬面有的為了提鮮提味會搭配甜面醬、吃北京烤鴨的時候得蘸著甜面醬、更不要說.喜歡吃的醬爆雞丁了。一碗醬看似簡單,但確讓許多人喜歡,甚至成為了重中之重。思鄉往往就是一勺來自家鄉的醬來解憂的。